才打了兩個星期,也看不太出來那一隊的實力較堅強。(弱的倒是不少 :p)
看棒球多年之後,現在對原來心中支持的球隊也不會特別有慾望想要他們贏球,
如果那一年拿到了總冠軍,也許我還會覺得贏得很僥倖。
應該是說現在看棒球的比賽比較客觀了。
每每在觀看緯來轉播的比賽時,
球評與記者這2、3個小時間的對話反而是吸引我佇足在電視機前的原因。
前兩年我的偶像曾公文誠離開了緯來,我想說這下緯來虧大了,走了一位優秀的球評分析家。
現在來看,其實楊清瓏、鍾老這幾位,講的也不賴,中肯或犀利的評語一樣都不漏。
蔡明里也很讚,我一直認為他是以記者之名,行球評之實。
「像斷了線的風箏、像脫韁的野馬、像變心的女朋友、、、」
「這支是有加了魯蛋的全壘打...」
徐展元有說不完的形容詞,即使重複率超高或常被球評吐槽,但也是一絕,他的轉播頗具個人特色。
看球賽說不悶是騙人的,很少有比賽是1到9局都是局局精采,
但棒球不是只看安打打了幾支,得了多少分,或最後誰輸誰贏,
有些漏網鏡頭是值得去觀察的;
比方成績優秀與成績不好的球員,在場邊是不是有什麼不一樣之處...
去年由於王建民熱潮,大家開始看王40出場的比賽,開始看洋基的比賽,開始看MLB的比賽,
關心MLB的球迷變多了。
中華職棒目前的水準無法與MLB相比,但也毋需去貶低自己,
跟朋友說有在看台灣的職棒比賽,似乎還怕被笑,真是有點奇怪的棒球文化 @@
我很討厭有人拿國內球員與國外互比身手,黯然銷魂飯跟佛跳牆可以說那個最好吃嗎?
除了球員,台灣整體的棒球環境、薪資制度、聯盟態度與球團經營模式都是息息相關,
類似的話每年都會出現各大報紙專欄或網站,算了,老調不再重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